久研轴承科技(安徽)有限公司

回转窑托轮润滑油的选用及轴瓦拉丝的处理

2014-02-10

赵行才 郝立彬
(牡丹江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黑龙江牡丹江 157041)
  1 润滑油的选用
  
回转窑一般是三档或多档支撑,采用球面瓦调心,球面瓦上装配了瓦衬来支撑托轮轴,由于回转窑的转速比较小,受力较大,一般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。我厂一直选用65号气缸油,效果较理想,2001年新建1号窑在调试过程中,依设计院选用了460号机械油,效果不是很好,后来又重新使用了65号气缸油,其效果还是非常理想的。
  2 
拉丝的处理
  
当发现托轮轴头处发白并有螺纹状现象(用焊条试手感有阻挡)即为拉丝,拉丝的主要原因是轴与瓦之间接触不好,油膜没有形成,轴与瓦的接触面形成锯齿状,出现轴瓦研损和轴面划伤故障。拉丝出现时,除观察轴面有划痕和沟棱外,还会出现润滑油有铜屑(对铜瓦衬),这时,常伴有瓦温、油温升高甚至油冒烟,油变稀,轴面油膜变薄,甚至消失等现象。首先采取常用的一些处理方法控制故障的发展,如调整托轮顶丝均衡各托轮受力、更换润滑油、调整冷却水改善冷却等,使瓦温、油温降下来,同时进行拉瓦操作。即不停车,通过调整托轮的顶丝改变托轮轴线与窑体轴线的歪斜方向,使托轮和轮带产生上推或下推作用力,使托轮在回转的同时在轴瓦和推力盘的间距内来回上下窜动,产生相互研磨的效果,从而改善轴瓦与托轮轴的接触情况,控制故障继续发展。
  
推力盘与轴瓦间距通常为3~10mm,经过一段时间运转后会扩大,托轮歪斜调整幅度很小,托轮轴上下窜动速度很慢,很好控制。拉瓦是靠托轮轴与轴瓦之间的磨削作用,须托轮轴边回转边上下窜动。 
  
拉瓦适合于轻微磨损,是对轴瓦研损的故障常用处理方法的补充,可靠易行,可以较好地改善轴与轴瓦间的接触和润滑状况,保证设备继续安全运转,但它需要与调整托轮均衡轴瓦受力、更换润滑油保证润滑良好、调整冷却水量充足保证冷却效果等常用处理方法相结合使用,有效地保持托轮轴与轴瓦良好接触和润滑。轴和轴瓦需日后停车刮研。 
  
调整时一定对托轮的位置、窑的位置进行细心的观察,制定Z科学的调整方案,比如说当同一档的托轮接触面光泽不一样时,这时比较亮的一侧正好出现拉丝,可以先把这一档的托轮两个顶丝同时顶一下,然后观察一下轴瓦的拉丝,如果情况良好,就不用让托轮窜动了,一般新安装的回转窑都有测温装置,借助温度的变化来判断调整方法的正确与否,如果调整的方法正确,瓦温很快就可以下来。我车间现有3台回转窑:Ø3.5m×60m、Ø3.5m×62m、Ø4m×80m,均采用这种方法处理轴瓦研损,只要轴瓦出现研损就可采用。

来源:《水泥》2003年11期